期刊简介
本刊面向全国,以普及与提高、理论与实践、基础与临床、生产与应用相结合;通过介绍材料、器械、设备、药物的研究和开发及应用,来促进口腔医学事业的发展;是沟通科研单位、生产企业、医疗单位和销售网点的桥梁;并及时报道这些领域的科研成果,临床经验和国内外动态,将为从事口腔专业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者和生产单位提供发表学术论著和交流经验的园地。并加强与国外的学术交流。
首页>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 杂志名称: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 主管单位: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浙江省人民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004-7565
- 国内刊号:33-1153/TH
- 出版周期:季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不同再粘接方法对托槽粘接效果的影响
牛建华;孙坚;张晏平;洪瑾
关键词:牙齿粘接, 托槽, 酸蚀, 粘接强度
摘要:目的 评价托槽再粘接过程中酸蚀对再粘接效果的影响,比较传统两步法和自酸蚀一步法对再粘接效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40颗由于正畸治疗需要拔除的上颌第二前磨牙,随机分成4组.分别运用传统两步法(组1和组2)和自酸蚀一步法(组3和组4)进行首次托槽粘接.然后再去托槽,进行牙面处理,各组分别用相同的粘接剂重新粘接,其中组2和组4粘接前无酸蚀.再粘接后24h,对40颗牙进行剪切粘接强度(SBS)以及粘接剂剩余指数(ARI)的检测,并在扫描电镜下对牙釉质面进行观察.结果 按组1~组4的顺序,其平均SBS值分别为14.18、6.57、11.90和5.91 MPa.其中组1与组2、组3与组4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1与组3、组2与组4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ARI指数在组1与组2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扫描电镜照片显示:组1与组2的釉质面上有大面积以及较深的沟裂;组3与组4釉质上有相对较浅的小凹.结论 在本试验条件下:①再粘接过程中未经酸蚀也可获得临床所需的粘接强度,且牙釉质面比再次酸蚀者破坏范围相对较小;②传统两步法与自酸蚀一步法所获的托槽再粘接强度以及粘接剂剩余指数无明显差异.
友情链接